夏天开车需要注意的地方:昏昏欲睡容易出车祸 要多休息
在昏昏欲睡的夏日午后,驾驶员的体力会明显降低,感觉灵敏性减少,注意力易涣散。
7月中旬以来,九江开发区发生20余起典型交通事故中,就有近一半事故是由于司机疲劳驾驶导致的。交警提醒,夏天为疲劳开车事故多发期,驾驶员如遇见犯困及精神不集中时,应准时驶入就近的服务区休息,以免导致危险。
小白比老驾驶员更易犯困
有统计数据表明,在交通事故导致的死亡案件中,由于驾驶员困乏、疲劳驾驶而导致的死亡率超越一半。而有人做过实验,结果发现:青年比老年人更容易犯困,小白比老驾驶员更易犯困。当然,睡眠不足的人更容易犯困。
除此之外,如驾驶室内的温度、湿度、噪音、通风状况等,行驶道路沿途景色是不是单调、路上行人及汽车是不是拥堵等状况也会给驾驶员导致不同程度的疲劳感。
驾驶证网(JIAZHAO.COM)
交警提醒司机朋友,开高端车更容易感到疲劳,由于高端车的性能优越、噪音小、驾驶感受平稳,过于安静的环境容易叫人走神。特别是现在各大汽车生产厂家纷纷推出的定速巡航等高档配置,虽然能在操控性和经济性上为驾驶员带来积极的影响,但不利于驾驶员的注意力集中。
长途驾驶可以吃点补品
据九江公安局交管二大队民警介绍,预防开车时犯困,应该注意车内气流速度与湿度对驾驶员的影响。空气流动会使汗水更易蒸发,因而使人感到凉快。一般情况下,车内温度控制在27摄氏度、湿度维持在60%的状况下,空气流动速度快时会让驾驶员感觉更舒适一些。同时,驾驶员在长途驾驶时应该注意无机盐和水分的补充,特别是在高温状况下很多出汗时,应该使用少量、多次数的方法补水。除此之外,多吃豆类、海带、蛋类等食物可以有效地补充体内的钾盐,从而保证驾驶员的体力充沛。
帮眼睛撑过疲劳期
记者在与一些司机朋友交谈中得知,驾驶员自主调节也尤为重要,在非常大程度上会干扰自己长途的精力。
民警介绍说,在行驶途中驾驶员最好每两个小时就下车休息10到15分钟,双眼向远处看看,扭动扭动身体,放松放松脚踝。在不可以停车的路段,驾驶员可以在不影响安全的首要条件下,拉伸一下手指,抖抖手臂,扭扭脖子,双眼尽可能向远处看。另外,驾驶员应该注意的是,在不影响交通的状况下,以略低于正常速度行驶可减轻精神重压、减少疲劳。同时,行驶时尽可能降低超车、降低紧急制动等动作,也可减轻疲劳。